6t体育别让乡村健身器材成“弃材”
点击量: 发布时间:2023-12-27 15:12:09

  6t体育近日,有媒体报道,乡村地区部分健身器材存在残缺不全、损毁严重的现象,有的健身场地杂草丛生,甚至直接变成了附近居民的晾衣场、晒谷地,器材成“弃材”的现象并不鲜见。

  近年来,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,随着乡村振兴等工作的推进,室外健身器材与健身场所在乡村地区越来越普及。但在乡村体育设施短板不断补齐的同时,也出现了上述的一些新问题。体育器材沦为“弃材”,浪费资源的同时也为民众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安全隐患,需要引起重视。

  在笔者看来,体育器材沦为“弃材”的主要原因有三点:一是当地在建设体育设施时未充分考虑群众需求,体育器材供给与需求不匹配,器材沦为摆设。二是当地社区缺乏相关负责人,存在“重建轻管”现象。如上述媒体报道中提及,大多数器材、场地设施并没有标识负责人和联系方式,器材未经养护又受风吹雨淋,自然损坏情况严重。三是缺乏科学健身指导,部分群众使用不当。

  笔者认为,户外运动已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,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程度是衡量乡村振兴工作成果的“重要标尺”,“小器材”关乎“大民生”,社会各界应下大力气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提质增效。

  首先,相关部门在建设过程中应充分结合当地特色资源,科学规划种类配置,充分考虑群众需求,坚持以人为本,从满足居民健身需求、提升居民健身体验入手,综合考虑目标人群、资源承载能力、空间利用、地域特色等因素,建设出更多安全优质、便民惠民的户外运动设施。今年10月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体育总局等部门联合印发的《促进户外运动设施建设与服务提升行动方案(2023—2025年)》中便提出,“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休闲健身需求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,充分利用资源禀赋,为广大群众提供丰富多样的户外运动服务、安全优质的户外运动设施,为更多人参与户外运动创造便捷条件。”

  其次,应完善器材养护责任制,建立日常养护巡查、信息反馈收集、器材责任追究整套闭环系统,大到健身场地、小到健身器材都应标示出负责人与联系方式,可以结合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提高巡查效率,对民生工程负责到底,保证“建好、用好、管好”。

  此外,还应联动村镇、社区等力量加强宣传引导,进一步激发群众健身积极性,培养良好的健身习惯,引导居民正确使用健身器材,避免因不当使用损坏器材,同时也能不断提升群众的参与感6t体育、获得感、幸福感。